靠实力碰运气,聊聊面试和个人成长

2021 M01 16

缘起

在发了上一篇面试总结后,收获了一波流量(感谢转发的大佬们)。

有小读者在不同平台私信问我一些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面试进大厂该如何准备?如何学习?

本周双休,整理了下思路,安排。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给自己一个定位

知己知彼

在考虑如何准备面试前,更应该思考的是自己现在处于什么层次。 通过撸面经和多次面试能基本做到知彼,毕竟套路也就那些。 但是很多人其实对自己的定位是不清楚的:主要表现为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不清楚想学什么,就会漫无目的,容易变得懒散,鱼塘都没有鱼了也不想走。 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面试就没办法引导面试官看到你的亮点。

面试关键点是避轻就重,突出你擅长的就好。对于不熟悉的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完事。 哪个是轻,哪个是重,完全取决于你简历和招聘岗位的要求。

对于面试,建议大家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面试是双向选择而非刻意刁难。 当然,那种小气或者刷绩效不招人的除外。(少数)

同与不同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达到目标的方式是可以借鉴但不可复制的。 以参加面试来说,可能两个人都是准备了三个月,套路也都是复习基础,刷题,撸源码。 但结果可能截然不同,一个拿到满意offer,一个面试被吊打。

被吊打的主要原因应该就是对自己的不了解,从而复习无方向。 感觉复习的很全面,但其实就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等到面试官一问,不是忘了就是组织不好语言,表达没有层次感。

这样每场面试下来会加剧自己的焦虑感,觉得自己是个只知道干饭摸鱼的小废物。 这个时候不妨冷静下来问问自己:真的努力了?又或者仅仅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定位手段

什么才算清楚自己定位呢? 知道自己投递岗位和自己能力匹配度, 知道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 能够在技术面后对自己能否通过有个数, 这就是定位清晰。

面试前,大家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对自己的当前能力做一个衡量,搞清楚定位。 衡量手段也是因人而异的,我以自身为例,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根据面试岗位的需求,涉及的方向和内容会有些许差异。

我的定位手段是:分类细化,查漏补缺,能写必写,多多益善。

分类细化:面试前我在掘金和牛客网找了几篇大厂面经,根据面试题种类划分考察大方向, 做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在给自己确定复习大纲。

方向内容
前端基础包括但不限于html,css,css3,js,es6+,less,scss,css in js
框架及其生态的应用和原理包括但不限于react,redux,react-router,mobx,vue,vuex,vue-router
数据请求包括但不限于axios,xhr,fetch,rpc
项目构建包括但不限于vite,webpack,rollup,parcel
数据结构前端常问到的是数组,字符串,树,哈希表,链表
算法国内面试时的算法通常不会太复杂,剑指offer即可
服务端大多是nodejs(及其web框架,express,koa2,egg...)
部署和运维包括但不限于nginx配置,linux常用命令,shell脚本
浏览器包括但不限于重绘,重排,事件循环,同源策略,页面渲染过程,强缓存和协商缓存
v8包括但不限于内存碎片,垃圾回收,数据存储,函数栈调用,快慢属性,JIT
计算机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层协议举例,http版本对比,OSI网络分层模型,tcp握手和挥手,tls建立安全层
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死锁的理解,进程通信方式,进程和线程关系,磁盘调度算法

查漏补缺:自问自答,直到每一个知识点能条理清晰的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不要为了背而背), 记笔记(推荐typora)并配合脑图(推荐processOn,xmind,百度脑图都可以)食用更佳。切记只停留在看的层面!!! 如果只是看,面试前想看点东西都不知道看什么。 不留痕迹的复习,过一段时间就会忘了,而且无迹可寻。 根据我的实践来看,大脑很善于拍照记忆,笔记和脑图都是很有帮助的。

能写必写:能记笔记的就记笔记,能写代码的就写代码,不要偷懒。 如果没有电脑在身边,又不想用手机写,那就大脑默写。 如果卡住了,可以用手机自带的备忘录或者便签把卡住的部分记录下来,关键词就好,之后用电脑再去尝试。

多多益善:量变引起质变,不熟悉的部分一定要多敲代码。 建议一开始不要用编辑器的自动提示功能,尤其是某些API和CSS属性,全拼最好。 这样可以避免面试时候某个方法名或者属性名忘了而卡住的尴尬。 也可以提高自己在白纸和白板上写代码的能力(猿辅导就是白纸上写)。 等熟悉之后就可以开提示了,此时在意的是开发效率,再全拼意义不大。

面试技巧

总的来说面试分为三个阶段:面试前准备,面试中应答,面试后复盘。 下面我将根据不同的面试阶段,来分享一些小技巧给大家,可以当个参考。

面试前准备的小技巧

集中刷目标公司的面经。面经最好涉及不同部门,不同招聘类型(社招/校招/实习)。 这样可以更综合性的把控这家公司的面试出题方向,方便有针对性的准备面试。 不要总想着什么都顶级再去面试,最好的时机就是你恰好能进的时机。 好家伙,明明60级就能过的活动任务,你非要100级再去,过肯定比60级时候好过,但是活动也可能结束了啊。 先在60级拿到活动奖励,很有可能再升级到100级会更快的。 殊途同归,也要考虑最短路径算法。

了解岗位空缺程度。面试前可以通过各大社区找到能内推你的人,了解下岗位空缺程度。 这样是为了避免出现很多人争一个岗位的情况,和过独木桥没什么区别。虽然刺激,但有点冒险。 过了也不可避免的被和其他候选人做性价比的比对,想来多少会有些不舒服吧。

面试中应答的小技巧

实事求是且客观陈述。对于你会的问题,自信表达就完事了。 如果是你不会的,不要不懂装懂,一旦面试官深挖,尴尬的还是你自己。

在面试中学习。对于不会但有点思路的,哪怕不确定也可以说下你的想法。 接下来就可以很自然的顺着这个思路去问面试官的想法,美其名曰,请教。 如果不是时间问题,基本上面试官都会告诉你的。 到这一步,不管你面试过没过,都学到了新的东西。 在面试中一次次的突破,也是成长。正所谓战斗中破局,愈战愈勇。

果断干脆。对于闻所未闻的,就说没接触过,下去后了解一下即可。 一般面试官也不会在再深入,直接下一个问题。 注意,这里是面试时候一笔带过,下去后还确实要看的,因为下一场面试可能还会遇到。

转移战场。切记,面试应该是你的主场,要学会引导面试官问你擅长的。 如果你没把握主动权,就会被面试官牵着走,这对你很不利。 一旦面试官问的都是你的盲区,而你又没表现出什么亮点,基本凉了。 那么如何转移呢? 举个例子:我用node比较多,当面试官问我pm2内部机制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不清楚, 但是没直接说不会,想了想pm2可以开cluster模式,而刚好node有这个核心模块。 于是乎,我展开说了一下cluster的使用,并写了一下示例代码,面试官很满意的说可以。

面试后复盘的小技巧

拍照式记忆

我的面经应该是大厂面经最为综合的,基本上每一个问题都有记录下来。 有人好奇我是怎么都记住的?录音?面试时记笔记? 其实并没有,我是比较擅长拍照式记忆的。 面试结束后,我会回顾整个面试流程,自然而然的面试问题也就出来了。 我不确定大家是否适用这个方法,大脑是有这方面倾向的,但也需要一定练习。 如果不适用,可以考虑录音,或者把面试时候卡住的部分写个关键词,结束后再看。

反杀

一般来说,大厂都是有面试记录和面试评价的,各个部门共享。 所以你上一轮面试没回答上的,一定要去搞懂,争取下次问到就是你的亮点。 努力避免那种出原题也不会的尴尬局面。

轮次比较

如果你已经经历了同一家公司的一面,二面。 那建议你对一二面题目类型,侧重点做一个归纳总结。 这样对后续面试可能出现的题能有个大概预判,提前准备。 考试都可以猜题,面试也可以的。

如何学习

明确方向,建立知识体系

学任何东西,我觉得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都非常重要。

如果你是零基础或者刚学前端不久,那可以去掘金找找其他大佬的学习方向图谱。

如果已经工作了一定年限,就可以按个人喜好或者团队业务方向,定制自己要深入的方向。

如果都不满意,就面向面试学习,直接撸面经,哪里不会学哪里。

不建议萌新这么搞,可能看不懂题。

但其实,殊途同归的,前端面试考察点也就那几个大方向,我更想说的是深度和广度的权衡。

深度or广度

对于刚毕业,刚入行,工作不足一年的前端来说,广度的优势更明显。 比如出现一个bug,你知道这个bug如何修复就可以了,暂且不去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个bug。 广度足够,基础搬砖是够用的。 扩充也很简单——通过多次重复将某个技术熟练使用或将某个知识点牢记。

随着工龄的增长和业务复杂度的提高,对个人能力开始偏向深度,就是要知其然并之其所以然。 大厂内很多东西不是直接用开源库,而是二次封装,这就需要对某一领域了解足够深。 扩充在大佬看来也很简单——多看别人写的优秀代码,并加以思考,最后实践。

知识是检索的

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建议确保你接收的是能用且常用的知识,不常用的需要再去查文档。 比如使用webpack,配置确实很多,但主要东西就是plugin和loader。 你只需知道常用的有哪些,如何实现一个自己的plugin和loader即可。 不需要把每个plugin和loader的源码都看一遍。

如果说某个loader不符合你需求,你再去看它的源码实现,改改搞成自己想要的。 这样在这个上边花费的时间就是很值得的,因为这是落实到了业务解决方案上。

曾参加过磐冲大佬组织的直播面试,有个模式我十分认同。

业务开发-->发现痛点-->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在分析原因并解决问题的环节,就涉及到了相关知识的检索。 此外,归纳总结的文档也可以加一个常见问题的链接。 如果有其他人遇到同样问题,那又是一次按需检索。

在这样一种模式中很好的体现出知识是检索的,也能看出技术是为业务而服务的。 与此同时,这种业务方案的积累,岂不也是对知识深度的一次扩充?

靠实力碰运气

很多时候,面试也是很讲究运气的。 一个能力和你相当甚至不如你的小伙伴和你面同一个岗位,他能拿offer,而你一面被刷,很正常的。 原因有很多啊,年龄,性别,颜值,出题的难易度,这都是不确定性因素。

不确定性因素我们是没办法左右的,哪有绝对的公平。 也不要过于羡慕嫉妒恨,平常心就好。

运气,即使到了。实力不够,有个锤子用? 想起了我九月份收到头条面试邀约,一周后又面抖音。 从简历筛选上,我是幸运的。 但是太菜,还是被爆锤,想哭...

之后就是发愤图强,闭关修炼。

12月再战,能力有了,运气又来了。

七厂同约,所面皆过,一路横扫。

比起虚无缥缈的运气,还是靠实力更靠谱,面试也更有底气。

再会

情如风雪无常,

却是一动既殇。

感谢你这么好看还来阅读我的文章,

我是冷月心,下期再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