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a2核心功能实现

2021 M02 11

前言

koa和express都是nodejs的web框架,但它们的设定不同。 express自身集成很多东西,比较重,适合企业级的应用开发。 koa功能纯粹,扩展功能需高度依赖生态。这种可插拔的形式使得其更为灵活,轻量。 从npm周下载量来看,express千万级,koa十万级,差距还是很明显。 本篇为源码系列核心实现第一篇,对应下图koa2部分。

src

核心功能概览

koa2即使是全部代码,也没多少东西。从整体上看,主要分为五大方向。

namedesc
application创建上下文,合并中间件,启动服务
request对原生http模块req的扩展
response对原生http模块res的扩展
context对request和response的合并与代理
compose合并中间件(洋葱模型的体现)

koa是如何启动一个服务的?

基本使用

在详解上述功能模块前,先来看看koa最基础的使用。

const Koa=require('koa')
const app=new Koa()
app.listen(3000,()=>{
    console.log('run server__')
})

核心实现

简单的几行代码就实现了koa最核心的功能——提供基础的HTTP应用服务。 它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也没什么玄机,直接用了内置的http模块。 注意一个小细节:Application是一个类,这也就解释了在使用koa时为什么要new一下。

const http=require('http')
class Application{
    listen(...args){
       const server= http.createServer()
       server.listen(...args)
    }
}

koa是如何处理一个请求的?

基础使用

既然应用启动是直接使用了http模块,那对于请求处理是不是也和http模块的处理相似呢? 是的,确实如此,但koa做的更多。先来看一个例子, 下面代码背后包含了koa对于一个请求到响应的完整处理过程。

app.use(async ctx=>{
    ctx.body='hello world'
})

一个请求--响应带来的思考

就这?一个use,一个ctx,一个body,啥也没看出来啊? 还有,为啥要加个async ,去掉不行?

从视觉入手,这几个最直观的点也最好解释。 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是我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ok,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koa内部是如何处理请求的。

class Application{
    use(fn){
        this.fn=fn
    }
    handleRequest(req,res){
        const ctx=this.createContext(req,res)
        this.fn(ctx)
    }
     listen(...args){
       const server= http.createServer(this.handleRequest.bind(this))
       server.listen(...args)
    }
}

这几行代码没什么玄机,所谓的use方法,不过是将接收的函数暂存,后续在handleRequest中执行。

handleRequest函数见名知意,用于处理请求。其实,也就是把原生http模块 createServer的事件处理函数做了一个提取,并将上下文this指向我们自己 写的Application类。其中,this.fn(ctx)这行代码,解释了为什么每一个请求处理函数都会接收ctx参数。

createContext是什么?

看名字是要创建上下文。是的,这就是koa独特的地方。

koa将原生http模块事件处理函数的req和res参数合二为一后又做了一层增强。 最终的结果就是:req,res有的,ctx皆有。req,res没有的,ctx还有。 对开发者而言,合二为一后完全无需关心某个方法是req的还是res的,直接一个ctx完事。

说了这么多,我们就来看一下createContext的庐山真面目。

class Application{
    constructor(){
        //这三个是外部引入的
        this.context=context;
        this.request=request;
        this.response=response;
    }
    createContext(req,res){
        //使用Object.create是为了在不对原模块进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扩展,也是一层继承
        const context=Object.create(this.context)
        const request=Object.create(this.request)
        const response=Object.create(this.response)
        //上下文关联与合并
        context.req=context.request.req=req    
        context.res=context.response.res=res
        //返回一个合并后的context;
        return context
    }
}

为了便于理解,我在必要部分加了一些注释。 暂且不管构造器里的context,request,response是什么,先只看createContext函数做了什么。 里边有两行看起来很绕的连续赋值代码,其实就是往ctx上挂载东西。

比如你用原生http模块结束响应是res.end(),那现在可以用ctx.res.end(),也可以用ctx.response.res.end()。 req和res是一样的道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request和response

到这里,我们之前疑惑的use,ctx已经解释完。在进一步解释async和body前,我们暂且引出一个新的问题。 request和response与http模块事件处理函数的req,res的关系是什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request和response是对req和res的一个增强。 这两个文件,是koa单独搞出来的,其内部使用了getter,setter。

先来看一个request的简单示例:

const request={
    get url() {
        return this.req.url;
    }
}
module.exports=request

这里的this指向request对象,但仅这样还看不出玄机,别忘了在createContext方法中的request身上恰好挂了一个req。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访问ctx.request.req 就是访问原生req。

举个例子:上边request中的url访问方式看似是ctx.request.url,实际上是ctx.request.req.url。

app.use(ctx => {
    ctx.body=ctx.request.req.url===ctx.request.url //true
})

也许你会觉得,这个例子看起来好像是代理啊,如何起到增强作用呢?

const request = {
    get headers() {
        return this.req.headers;
    },
    get header() {
        return this.req.headers;
    },
}

个人习惯问题,在写代码时会纠结是headers还是header。 koa考虑的很人性化,不管你用哪种,都对,最终都是访问的headers。 从这点考虑,岂不就是容错性的增强?当然,实际的增强并不仅限于此,甚至可以自定义你想要的业务逻辑。

response和request同理,这里不再赘述。只提最关键的一点,body。

const response = {
    _body: '',
    get body() {
        return this._body
    },
    set body(newBody) {
        this._body = newBody
    }
}
module.exports = response

这样一看是不是body也没那么神奇了呢?不过就是一个变量而已。 若是访问,直接返回变量_body;若是设置,接收新值完成更新。

也许你会好奇,ctx.body和这个body是一个东西吗?是的,当然是。 那它们是如何关联上的?看起来是代理?是的,就是代理,通过context。

神奇的context代理

先来看看context内部实现吧。

const context = {}

function delegateGet(prop, key) {
    //__defineGetter__这个方法是当访问对象的某个key时,执行回调
    context.__defineGetter__(key, function () {
        return this[prop][key]
    })
}
function delegateSet(prop, key) {
    context.__defineSetter__(key, function (newValue) {
        this[prop][key] = newValue
    })
}

delegateGet('response', 'body')//访问ctx.body
delegateSet('response', 'body')//设置ctx.body='xxx'
delegateGet('request', 'url')//ctx.url<=>ctx.request.url

module.exports = context

看完上述代码来个小总结吧。 ctx本质是代理,并非增强; ctx做的响应相关的,一定是交给response; ctx做的请求相关的,一定是交给request。

关于defineGetter,可参考文末MDN相关链接。如果你去看koa源码,你会发现它使用了一个第三方包:delegates,其实这东西实现也是用的defineGetter

神奇的组合能力:compose

到这里我们之前提到的疑惑只剩下async尚未解决,接下来就深入展开一波。 在探究compose函数实现前,先来想一下为什么需要组合?解决了什么问题?


app.use(bodyParser())
app.use(koaStatic())
...

koa中,use函数可以多次调用,但是默认情况下只会执行第一个。 后边的如果想执行,需要上游调用next函数,也就是use函数的第二个参数。 那如何涉及异步怎么搞?这就是async的意义所在。 多个中间件如何执行呢?这就是compose函数的意义。(洋葱模型)

onioncompose

依次输出123456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1)
    next()
    console.log(6)
})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2)
    next()
    console.log(5)
})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3)
    next()
    console.log(4)
})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波它的实现。 核心三要素,按存储顺序依次执行,支持异步,洋葱模型。


//做一个小小的改造,支持多个use调用
    use(fn){
        this.middlewares.push(fn)
    }

  compose(ctx) {
    //这里dispatch(也就是next)使用箭头函数
    //内部的this就指向了自定义的Application
    const dispatch = (index) => {
        //越界处理 handleRequest还有then 不能直接return ,要返回promise
        if (index === this.middlewares.length) return Promise.resolve()
        //获取当前的中间件 最开始是第一个
        const middleware = this.middlewares[index]
        // 中间件执行需要两个参数
        const exec = middleware(ctx, () => dispatch(++index))
        //有可能这个方法没有加async,包装一层
        //保证返回的是一个promise
        //这样handleRequest的then函数就不会报错(下文解释)
        return Promise.resolve(exec)
    }
    return dispatch(0)
}

到这里,compose实现基本就完活了,边界细节可以去看koa-compose。

上边有提到最后要返回promise,看起来有些突兀。莫慌,补上最后一波代码就可以理解了。

handleRequest


  handleRequest(req, res) {

        const ctx = this.createContext(req, res)
      //组合中间件 并执行返回后的promise,获取到_body 响应出去
      //注意看这里,是有一个then的
      //这就意味着最后不管你写的函数加不加async,进了compose,都是异步
        this.compose(ctx).then(() => {
             //默认只能处理buffer 和string
            let _body = ctx.body;
            if (_body === '') {
                //如果没设置body 就给个默认值,状态码设置为404
                res.statusCode = 404
                _body = 'not found'
                return res.end(_body)
            } else if (_body instanceof Stream) {
                //koa也支持直接返回一个文件流,通过pipe就可以做到 
                return _body.pipe(res)
            } else if (typeof _body !== 'null' && typeof _body === 'object') {
                //对对象的处理
                return res.end(JSON.stringify(_body))
            } else if (_body == null) {
                //null 和undefined 无法直接调用toString 可以拼接一下
                return res.end(_body + '')
            } else {
                //其他类型的直接toString 
                return res.end(_body.toString())
            }
        }).catch(err => {
            //这里为app添加了错误监听
            //application继承events模块即可
            this.emit('error', err)
         })
    }

到这里核心部分就都解释完了,源码我会以压缩包形式给出。

最后来一波加餐,中间件的实现,本质就是函数返回一个接收ctx,next为参数的异步函数。

koa-static

function koaStatic(dirname) {
    return async function (ctx, next) {
        try {
            let filepath = path.join(dirname, ctx.path)
            const stat = fs.statSync(filepath);
            if (stat.isDirectory()) {
                filepath = path.join(filepath, './index.html')
                if (fs.existsSync(filepath)) {
                    ctx.set('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ctx.body = fs.createReadStream(filepath)
                } else {
                    await next()
                }
            } else {
                if (fs.existsSync(filePath)) {
                    //来自第三方包mime
                    const mimeType = mime.getType(filepath)
                    ctx.set('Content-Type', `${mimeType};charset=utf-8`)
                    ctx.body = fs.createReadStream(filepath)
                } else {
                    await next()
                }
            }

        } catch (error) {
            await next()
        }
    }
}

//根据目录查找对应文件 找到返回 找不到next
app.use(koaStatic(__dirname))
app.use(koaStatic(path.resolve(__dirname, 'public')))

相关链接

defineGetter: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JavaScript/Reference/Global_Objects/Object/__defineGetter__

源码压缩包

再会

情如风雪无常,

却是一动既殇。

感谢你这么好看还来阅读我的文章,

我是冷月心,下期再见。